東澳灣包車景點:粉鳥林

東澳粉鳥林,是位於烏石鼻的僻靜漁港,獨特隱蔽的地理位置,頗有天涯海角之感。早期在港口有許多野生鴿子棲息,因為台語的鴿子稱為「粉鳥」,粉鳥林漁港因而得名。

粉鳥林漁港雖不大,但漁港前的東澳灣是柔美的礪灘,碧綠青山偎傍湛藍海水,清爽的海風撲面而來,閒適優游,已成為東海岸遊客必訪之處。漁港旁因礁岩地形而多有嶙峋奇岩怪石,吸引攝影人士前往拍攝這秘境海域。
東澳粉鳥林

包車旅遊景點介紹:南方澳景觀平台

將原有停車場擴大改建而成的南方澳觀景台,位於蘇花公路108公里處,海拔約140公尺,可鳥瞰南方澳、北方澳與大海藍天連成一方的海天美景,西側虎頭山的蓊鬱壯麗、北方內埤海灣的優美海藍、豆腐岬的獨特景致,還可見龜山島、筆架山之景。

遠處蘇澳港三面環山所形成的天然優良港灣,險要地勢亦一覽無遺,此為清道光5年(西元1852年)《葛瑪蘭廳誌》中提到蘭陽八景之一「蘇澳蜃市」所在地。南方澳觀景台把蘭陽美景收納於眼底之下,是造訪南方澳賞海觀景的絕佳地點。
東澳粉鳥林

東澳粉鳥林

東澳粉鳥林

宜蘭包車行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蘭陽博物館 > 烏石港 > 礁溪溫泉 > 金車咖啡館

宜蘭包車旅遊景點介紹: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青山下 綠水旁 紅牆黑瓦傍藍天
新古典美學空間一窺民俗之樂趣

傳統藝術,是民間生活藝術之美,先民薪傳文化之源。為了讓優美多樣的傳統藝術永續傳承,中心位於五結鄉冬山河下游,與親水公園僅一河之隔。園區佔地二十四公頃,依傳統戲曲、音樂、舞蹈、工藝及民俗雜技之需求籌建,二十一棟建築及景觀區兼具傳統與環保綠建築。藉由各項研究、保存、傳襲及展演計畫的推動,使傳統藝術觸角延伸到校園、呈現各地藝文風貌、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建立臺灣的文化精神代表。

歷經六年的籌備,傳藝中心於民國九十一年一月十六日正式成立,並於九十二年十月四日全區落成啟用,奠基於傳統經驗、立根於務實推展,以縝密的態度、執著的心情、辛勤的雙手、努力開拓這項文化點燈的永續工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宜蘭包車旅遊景點介紹: 蘭陽博物館

蘭陽博物館─創建事紀
蘭陽博物館座落宜蘭縣頭城鎮烏石港區,於1989年由宜蘭地方人士提出興建構想,並在1992年12月受宜蘭縣政府成立籌建規劃委員會,且正式命名「蘭陽博物館」,期間透過相關研究單位針對蘭陽博物館進行整體規劃。為此,蘭陽博物館在歷經十五年的規劃、蒐集文物、設計、徵收土地、製作預算書圖等長久的過程,終於在2004年7月舉行動工典禮,並於同年8月2日正式開工著手進行建築工程,建築工程動工期間,再經過二次新建工程(建築接續工程)、新建工程(機電工程)的公開招標,最終於2008年4月2日完成主體建築上樑。

蘭陽博物館歷經十餘年的籌備及興建,完工後除了於2010年5月18日配合「國際博物館日」,舉行僅受理團體預約的第一階段試營運之外,更於「手創蘭陽─宜蘭生活美學特展」期間,舉行第二階段免費入館的試營運,並全面對外開放,在蘭陽博物館館內典藏文物及各界捐贈的文物均入館珍藏並就定位後,於2010年10月16日正式開館。
蘭陽博物館─建築景觀特色獨具全台
在台灣東北部北關一帶海域最常見的「單面山」,是蘭陽博物館建築團隊規劃整體建築的設計依據,所謂「單面山」指的是一邊陡峭而另一邊緩斜的山形,是北關海岸一帶獨有的地理特質,而蘭陽博物館的設計以單面山為幾何造型規劃設計,整體建築屋頂與地面夾角為20度,尖端牆面與地面則為70度,令人感覺彷彿由地面竄出,並與地景融合的景象。

蘭陽博物館除了採單面山式的主體建築之外,建築團隊為了融入蘭陽平原四季不同的田野色調,特別選取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的主旋律,使用多重質感的石材,將蘭陽博物館外牆以協奏曲中的春、夏、秋、冬等四篇樂章轉化成音符,並排列在主體建築的實體外牆上,用音樂來呈現蘭陽平原一年四季的田野景緻。
蘭陽博物館─縣級綜合博物館,彷如宜蘭縮影
宜蘭地區除了「宜蘭縣自然史教育館」、「宜蘭縣史館」等,記錄、展示及推廣宜蘭各階段歷史的博物館之外,蘭陽博物館的成立,無疑是為宜蘭地區的史料資訊,增加了一處能夠珍藏的地方,在蘭陽博物館內,設有常設展廳、兒童探索區以及配合展示內容及性質所進行調整的特展廳。

蘭陽博物館的常設展將整座四層樓建築分別設計,並以宜蘭的氣候、地形以及生物物種等特性,規劃有「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等三處常設展廳,除此之外,還有「宜蘭的誕生」互動劇場以及「仰望的奇蹟」以傳達蘭陽平原山海交融的特色以及將宜蘭地區的歷史及價值展現在每位遊客的眼前。
蘭陽博物館

宜蘭包車旅遊景點介紹:烏石港

烏石港─宜蘭頭城的重要商港
烏石港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東北方,距離頭城鎮市區,大約一公里,是舊有烏石商港遺址。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港區裡的礁石呈黑色,所以居民便叫這個港口為烏口港。舊時的烏石港是當時蘭陽第一大城,頭城的重要門戶,許多商賈由此出入,「石港春帆」即是形容當時船隻來往絡繹不絕的情景,更是蘭陽八景之一喔!不過,在光緒九年時,水域因為美國大型角板船觸礁沈沒而逐漸縮減,造成烏石港一度沒落。民國八十年,烏石港列為第二期台灣漁港建設方案,開始建港,前後共投資近二十七億元的資金。

民國九十四開港後,成為頭城地區最重要的觀光休閒漁港。除了港區碼頭的建設外,舊有的烏石港遺址,已規劃成為保育濕地,毗鄰大片土地蓋設的蘭陽博物館、烏石港遺址及烏石港遊客服務中心都是宜蘭旅遊不可錯過之處。烏石港漁會大樓旁設有漁貨直銷中心,各式產品攤位琳瑯滿目,不怕找不到好吃的料理喔!中午就在此飽餐一頓吧!

烏石港─衝浪者愛好的天堂
烏石港北堤自雪山隧道開通後,近幾年來已經是衝浪客愛好聚集的地方,平坦寬廣的沙灘緩緩置入太平洋的海裡,加上廣闊的衝浪範圍規劃,每當假日就會看見人山人海的衝浪客。烏石港北堤沙灘上也架設多個簡易型沙灘排球場供遊客遊玩,沙質黑細且柔軟玩起來格外安全,一般租賃衝浪板的店家都會架設簡易型的遮陽棚供遊客置放物品與休息,中午還有幫忙帶訂便當與飲料,且烏石港方便停車,也是衝浪客喜歡來這裡的原因之一。

烏石港北堤有救難協會駐點,只要超過安全的警界範圍,救協人員就會吹哨子警告,讓初次來到這個海域衝浪的遊客,可以安全又盡興的玩水,衝浪結束後如果有向業者租賃衝浪板的話,通常可以免費使用該店家的淋浴設施,若是未租賃任何器材,可能需要支付些許費用才可使用淋浴設施。
烏石港

宜蘭包車旅遊景點介紹: 礁溪溫泉

礁溪溫泉簡介
礁溪溫泉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源由來是因三萬年前火山噴發時所流出的岩漿仍然殘留在地底下,造成附近的地下岩層產生高溫,而礁溪正好位在火山噴發的範圍裡。因此在礁溪火車站附近聚集了近百家溫泉旅館、飯店,形成溫泉鄉的特殊景致。
礁溪溫泉─泉質介紹
由於宜蘭地質特殊加上地底有熱源和斷層,因此地層裂縫提供熱氣上升的通道,而在大量的雨水滲入地下岩層之後迅速地被地下熱能加熱,變成為滾燙的地下水,若通過地表的裂縫便受壓湧出成為滾燙的溫泉;礁溪溫泉屬於碳酸氫鈉泉,泉色清無臭,酸鹼值約在7左右,湧到地表時約為58℃,洗後光滑柔細不黏膩,由於富含鈉、鎂、鈣、鉀、碳酸離子等礦物質成分,因此不論是浸泡、沐浴、或經處理後成為礦泉水飲用,都有益於身體健康,被譽為「溫泉中的溫泉」。
礁溪溫泉─湯圍溝公園
湯圍溝公園為德陽路、仁愛路中間,佔地約為1公頃,將溫泉設施、景觀道路、公園及周邊商業區融合在一起,設有男女公共浴室、足湯亭、溫泉迴廊、戲水區、竹棚亭、對奕亭、東廣場、溫泉自湧、散步道、溫泉井、西廣場、親子亭、溫泉觀測井、小劇場以及商店等等設施,是相當完備的旅遊景點,讓來到礁溪體驗溫泉的您賓至如歸;另外路旁還設有湯圍溝公共浴池,提供民眾免費享受溫泉喔!
礁溪旅遊行
礁溪溫泉泉色清無臭,湧到地表時約為58℃,洗後光滑柔細不黏膩,由於富含礦物質,因此不論是浸泡、沐浴、或經處理後成為礦泉水飲用,都對身體健康極有幫助。因此,到礁溪泡湯是你不可忽略的重要行程;礁溪溫泉屬於碳酸氫鈉泉,富含鈉、鎂、鈣、鉀、碳酸離子等化學成份,是台灣少見的平地溫泉。在礁溪火車站方圓約 2公里範圍內,有近百家的旅館、飯店、浴池,形成溫泉鄉的特殊景致。宜蘭縣礁溪鄉的旅遊資源除了礁溪溫泉外,另包括五峰旗風景區、林美石磐步道、礁溪龍潭湖、猴硐瀑布、跑馬古道、武暖石板橋等等著名景點,都是民眾來到礁溪可以參考的旅遊行程;此外,礁溪的溫泉名物也是不容錯過,像是溫泉空心菜、溫泉蕃茄等等都是味道鮮美的溫泉蔬菜喔!
礁溪溫泉

宜蘭包車旅遊景點介紹:金車咖啡館

金車咖啡館

宜蘭包車旅遊其他行程推薦

  • 宜蘭包車旅遊行程#1:頭城烏石港 > 蘭陽博物館 > 傳統藝術中心 > 礁溪溫泉 > 返回台北 / 宜蘭下車
  • 宜蘭包車旅遊行程#2:蘭陽博物館 > 壯圍鄉中央大橋(熊貓田)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 > 多肉王國體驗DIY >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 羅東夜市
  • 宜蘭包車旅遊行程#3: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慶和橋津梅棧道 > 多肉王國體驗DIY > 頭城老街 > 頭城濱海森林公園 > 灆咖啡Seaview Coffee
  • 宜蘭包車旅遊行程#4:頭城烏石港 > 蘭陽博物館 > 傳統藝術中心 > 礁溪泡溫泉

龜山島位在宜蘭縣頭城鎮海岸以東約10公里處,是宜蘭縣縣屬島嶼之中最大、也是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也是台灣地區目前尚存的活火山。無論從陸路或海陸,只要看到龜山島,就知道宜蘭到了。龜山島不但是宜蘭最著名的地標,也是宜蘭人的精神象徵。龜山島又名龜山嶼,為孤懸於海中之火山島嶼,因其型似浮龜而得名。龜山島在地形上可分為龜首,龜甲,龜尾等三部份,其岩層主要是由安山岩質之熔炎流和火山碎屑岩互層所構成。自民國77年(1988)解除戒嚴後,在宜蘭縣政府及地方民意代表多年積極努力之下,行政院於民國88年(1999)將龜山島納為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內。依龜山島人文及生態資源特性,規劃成為兼具知性及感性之海上生態公園,藉由遊客容納量的管制,減少旅遊環境衝突,並結合鄰近海域賞鯨活動,成為北部藍色公路熱門的旅遊景點。
龜湖又名龜尾潭,原來是一個淡水湖,後來島上居民引海水進湖,本希望成為一個漁港,但是居民每次築堤都被颱風吹垮而堵住,所以現在是鹹淡各半的湖泊。湖的對岸有一座觀音像,安詳的守護著龜尾潭及居民。龜尾位在龜山島的末端,為一道鵝卵石長灘。因為受風向和潮水的影響,尾端會隨著季風而南北向移動,俗稱「靈龜擺尾」。龜山島有一個海底世界,在熱騰騰的硫磺及強酸的環境之下,還有成千上萬的螃蟹生存著,成為一個罕見現象。龜山島另一處著名的美景,是從島上駐軍營往前望去,山勢陡峭而且綠意盎然,山巒稜線分明,猶如一位美人仰天,還可以清楚的看見美人的形態,讓人讚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蘭陽平原蘊藏了豐富的自然環境及人文風貌,多樣生態、族群多元、人民惇厚熱情、充沛文化活力,形塑了「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蘭陽博物館長期以來推動此理念,扮演認識宜蘭的「窗口」,藉由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及觀光休閒等功能,全方位地整合宜蘭在地資源,推展全縣博物館運動,使宜蘭這一座博物館永續發展,生生不息。
蘭陽博物館的建築構思,其實源發於在地的自然元素。建築師姚仁喜先生擷取東北角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形式,形塑一座巨石量體,讓建築與自然大地相互融合。遠看像是一顆大烏石,走近瞧瞧則別有洞天,蘭陽博物館建築是一個與大地共生的有機建築體。
只要進入蘭陽平原就感覺得到山海交融的經驗,因而蘭陽博物館在展場提供一個類比宜蘭特有的地理空間經驗,一個蘭陽大地山、平原、海結構的隱喻,傳達與環境互動的經驗。常設展主題結合建築特色,分為四層樓設計—「序展」、「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時光廊」,以展現宜蘭整體的地理環境、人文軌跡,延伸觀眾廣大的想像空間。除了常設展外,蘭陽博物館也推出不同主題的特展,讓您從更多元的角度認識宜蘭。

天公廟本名慶雲宮,位於濱海公路旁,宜蘭縣頭城鎮大里漁村內,主奉由漳州供奉來台的玉皇大帝(天公)。於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因鑑於居民需要一信仰中心作為心靈之寄託,故興起肇建之動機,剛成立之時規模簡陋,歷經多次整修,直到光緒30年改建後,才有今日堂皇廟貌,歷史共有195年。東北角海岸自大里以降,呈現的是單面山和豆腐岩地形,天公廟前方則面對波濤洶湧的太平洋,視野遼闊,同時可欣賞龜山島的旭日紅霞,景色殊麗,許多的遊客都專程前來欣賞美景;由寺廟旁的小徑前往後山,廟後為草嶺古道出口。
大里天公廟背倚綠意盎然草嶺山,面向湛藍浩瀚太平洋,大里天公廟的地理環境幽美、景色殊麗。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九是當地慶典之日,遠從各地而來參拜的信徒總是絡繹不絕。『大里觀潮』曾被列為『蘭陽八景』之一,於膜拜祈福之後,從天公廟樓台外遠眺龜山島,晴時碧海藍天相輝映,落雨則見多少樓台煙雨中、霧漫迷濛天接水,尤其當東北季風到訪時節,沿岸波濤洶湧、壯麗非凡,氣勢更是磅薄。

青山下 綠水旁 紅牆黑瓦傍藍天 新古典美學空間 一窺民俗之樂趣
傳統藝術,是民間生活藝術之美,先民薪傳文化之源。為了讓優美多樣的傳統藝術永續傳承。中心位於五結鄉冬山河下游,與親水公園僅一河之隔。園區佔地二十四公頃,依傳統戲曲、音樂、舞蹈、工藝及民俗雜技之需求籌建,二十一棟建築及景觀區兼具傳統與環保綠建築。藉由各項研究、保存、傳襲及展演計畫的推動,使傳統藝術觸角延伸到校園、呈現各地藝文風貌、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建立台灣的文化精神代表。
歷經六年的籌備,傳藝中心於民國九十一年一月十六日正式成立,並於九十二年十月四日全區落成啟用,奠基於傳統經驗、立根於務實推展,以縝密的態度、執著的心情、辛勤的雙手、努力開拓這項文化點燈的永續工程。

蘇澳冷泉的形成原因是由於宜蘭具備豐沛的雨量,和蘇澳當地厚實的石灰岩層地形而造成,和礁溪溫泉並并稱為蘭陽平原深藏地下的兩個天然瑰寶。
冷泉區位於蘇澳鎮北方,亦即蘇澳火車站正前方約三百公尺處的中原路和冷泉路一帶。早在1928年就被發現。為低於攝氐22度的「低溫礦泉」,無色無臭,水質清澈透明,是可浴的碳酸泉,洗冷泉時,因水溫較人體溫度低,剛下池子會感覺比較寒冷,但浸泡不到五分鐘,便覺渾身發熱,且由於池底不斷冒出潔細的氣泡,彷彿浸泡在無糖的汽水裡,十分特別,冬夏不同季節到此泡冷泉,也各有其獨特的趣味。
目前冷泉區內部設有男女露天大眾池和個人浴池,並有完善規劃的休閒公園可供遊憩。此外,由於冷泉水質清澈甘美且富含大量的二氧化碳,也可製成食品及飲料,蘇澳有名的「羊羹」和早期的「彈珠汽水」俗稱(納姆內),即是以冷泉調製而成,目前後者已不生產,但「羊羹」則依然是蘇澳冷泉代表性的特產。

礁溪鄉以溫泉聞名,位於宜蘭縣東北角,四百多年前這兒住著噶瑪蘭人和泰雅族人,到了清嘉慶元年(1796年),福建人吳沙帶領移民進入,並慢慢開墾此地,終於使礁溪逐漸成為宜蘭北部重鎮。礁溪的發展與溫泉是密不可分的,從早期人們築圍沐浴,到日治時代日本人設置公共澡堂和旅舍,開啟溫泉的商業用途,一直到近年來規劃為溫泉觀光特定區,並以溫泉從事各項農漁業的耕種養殖,因此,溫泉也是繁榮此地的重要經濟命脈。
礁溪溫泉屬於碳酸氫鈉泉,富含鈉、鎂、鈣、鉀、碳酸離子等化學成份,是台灣少見的平地溫泉。此泉色清無臭,湧到地表時約為58度C,洗後光滑柔細不黏膩,由於富含礦物質,因此不論是浸泡、沐浴或經處理後成為礦泉水飲用,都對身體健康極有幫助。到礁溪洗溫泉,已成為旅客到此一遊的重要行程。在礁溪火車站方圓 1.2公里的範圍內,為本地的溫泉區,目前這兒約有近百家的旅館、飯店、浴池,形成「溫泉鄉」的特殊景致。
礁溪公園又稱圓山公園,在火車站北方約 500公尺處,園內林蔭夾道,為民眾休閒之處,並設有宜蘭縣旅遊資訊中心,提供旅客觀光資訊、食、宿、交通等諮詢服務。

以周遭自然環境蘭陽平原融為一體,羅東運動公園將綠意推向都市。遊客可在遊園賞景中運動,其運動設施提供居民運動強身的場地。以開放親切為設計概念的園區運動設施,對一般民眾日常休閒運動,從事專業運動的選手,提供一個優良的訓練場所。

五峰旗瀑布位於為宜蘭縣礁溪鄉,瀑布後面有五座尖峰並列,就好像是國劇裡武將軍背後的五支三角旗一般,故而得名「五峰旗」。山頂上終年雲霧繚繞,山泉水也不斷自山上直衝而下,形成三疊瀑布,由上而下全長有100公尺,在下層瀑布是風景區的入口處,這裡目前有規劃兒童戲水區及活動烤肉區。在中層瀑布有觀瀑亭,在這裡視野極佳,可眺望翠綠的山巒及欣賞到壁中穿出的瀑布,是蘭陽八景中的「西峰爽氣」。瀑布深居幽谷之中,因此環境分外秀麗山貌靈秀,頗具溪豁之美。每當破曉時分,天空緩緩的泛白、悅耳的鳥鳴回盪在山谷之間,優雅寧靜。
從礁溪五峰旗的山腳下,沿著山麓往上,有一條很古老的道路,那是北宜公路未開通之前,從礁溪通往台北的唯一道路,稱為「路馬古道」。在這條古道沿路有種植柑桔、金棗等等的果樹,風景宜人,讓人走在古早味中。五峰幽谷位在五峰旗風景區旁,此處為清幽勝地,這裡的水質極為甘甜,許多登山好友經常取水下山泡茶。